5月27日,《本溪日报》a5版刊登《社区无缝对接破解孩子课后托管两难》,报道了我校冶金学院“星火工程”青年志愿者服务团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情况。
浏览地址:
小学生下午放学早,家长还没下班。孩子的作业多,家长能辅导的内容有限。父母忙着在外打拼事业,孩子只能交由长辈照顾,无暇顾及学习。校外课后看护班、补课班太贵,师资力量又没有完全的保障……这是当下困扰很多家长们的一大难题。然而高新区石桥子街道祥和社区却利用共建单位的便利条件,免费为辖区的学生们开辟了祥和社区“小课堂”,无缝对接破解了孩子课后托管两难的问题,解决了部分家长的一块“心病”。
社区“小课堂”填补学生课后空窗期
5月23日下午4点半,三年级的刘子硕已经来到祥和社区“小课堂”活动室,在本子上签到后,他打开作业本开始做数学题,陆陆续续其他孩子也来到教室。大学生志愿者张晓强和谢金梦让孩子先写作业,有不懂的问题举手示意。每天下午4点半到6点,祥和社区“小课堂”都准时开课,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服务。五年级的赵宣博同学告诉记者,社区“小课堂”的学习氛围特别好,在这里和同学们一起写作业比在家里写快多了,大学生哥哥姐姐们辅导得也很认真负责,不会的问题还可以问他们,这次期中考试的平均分他提高了很多,很感谢哥哥姐姐的帮助,很喜欢来这里。
高新区石桥子街道祥和社区书记陈英说:“近年来,祥和社区党支部与辽宁科技学院冶金工程学院合作共建,在祥和社区建立了‘星火工程’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有居民来反映放学后无暇照顾孩子和作业辅导困难等困惑后,社区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策划,2017年3月在活动室开设了祥和社区‘小课堂’,社区联合共建单位辽宁科技学院聘请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免费提供英语、语文、数学等专业课程的课后作业辅导,为辖区孩子们放学后提供了一个可交流学习的好去处。”为了让更多孩子受惠此项活动,陈书记提前安排,组织工作人员打电话、发微信平台通知家里有小学生需要补课的家庭,解决了部分家长上班与孩子托管两难的问题。
社区“小课堂”家长放心频频点赞
大学生志愿者每天2人一组,截至目前,共有120个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这项活动中,社区共有8个孩子每天到社区“小课堂”学习。
无论刮风下雨,大学生们坚持准时准点来到祥和社区“小课堂”。大学生们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时做完作业还带领孩子们一起做课堂游戏。社区的小学生们在一起学习、交流,认真做题,遇上难题便虚心请教,大学生们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和生动的例子为小学生们细心讲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且富有朝气。一位居民表示,儿子儿媳平时都忙,孩子就住在她这里,她也没怎么上过学,平时给孙女检查作业,只知道她有没有做完,根本不知道她做的是对是错。她说:“现在社区开办这个免费小课堂,既能辅导孩子学习,又不增加我们负担,真是太好了。”社区“小课堂”,不仅让社区孩子们能在放学后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而且培养了孩子更广泛的兴趣爱好、开拓更宽阔的视野,受到了家长、孩子们的声声赞许。
学生赵宣博的家长欣喜地告诉记者,孩子今年才开始来上课,以前在家写作业要写到9点多,在社区写作业不拖拉不磨蹭了,注意力也集中了,作业效率和质量都很高,天天放学主动就去,不到6点就能把作业写完。社区提供这种便利的学习条件,别地方的家长都很羡慕。学生家长刘磊说:“我平时工作忙总出差,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辅导作业很困难的,孩子上三年级,在社区‘小课堂’学习一年多了,孩子现在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跟大学生哥哥姐姐还学到了很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增长了见识。即使周末或者不去‘小课堂’时也能自觉去完成作业,我很放心。”
社区“小课堂”任重道远应吸引更多社会力量
居民赵女士的两个孩子刚在社区“小课堂”学习两周,赵女士说:“我和丈夫做生意都比较忙,两个孩子的作业几乎没时间管,以前孩子回家就看电视,等我回家看着才能写作业。现在送去社区‘小课堂’我们轻松多了,下了班回家,孩子的作业已经写完了,我还能带他们出去做做户外运动。如果没有社区这么方便的学习环境,就得让孩子上看护班,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附近没有社区“小课堂”的居民宋女士说:“把孩子送到看护班主要就是解决了晚饭问题,作业基本还是把孩子接回来之后自己辅导,有的老师并不负责,教学水平也不太放心,但又没办法。”还有一些家长反映,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无能为力辅导孩子学习,无奈只能花钱辅导。由此可见,家长们一方面担心孩子的学业,一方面又不想花了冤枉钱,课后补习班、托管班让家长们不情愿又难割舍,社区“小课堂”的被需求和广泛推广成了家长的普遍愿望。更多的家长还希望社区课堂不拘泥于课后作业辅导,课堂的形式还应多样化。
记者采访了祥和社区“小课堂”共建单位辽宁科技学院冶金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宋子君,她说:“我们现在主要是以文化课作业辅导为主,今后还将结合大学生党员,增加一些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绘画和剪纸等课外活动。”显然,社会力量的参与为社区“小课堂”服务的拓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邀请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的孩子提供包括学业辅导,特色课堂等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切实地帮助了社区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培养孩子动手、动脑、团队协作的能力。笔者认为,除此之外,社区还可以吸引退休教师和社区“五老”等社会资源参与进来,为孩子提供课业辅导以外的心理疏导和兴趣培养,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也可以适当开放社区图书馆,让孩子们养成课后阅读的好习惯;有条件的社区还可以招募社区擅长乐器、书法的爱好者开展才艺课堂,让孩子的成长阶段全面发展,离校不离教。